磧砂延圣寺:以雕造佛教《磧砂藏》而聞名,全稱《宋磧砂延圣寺刻本藏經》,是一部聞名中外的佛教諸藏匯編,因開雕于平江府(今蘇州)磧砂延圣寺而命名。
據南宋僧人惟吉《磧砂禪寺記略》載:“寺建有天王殿、白衣觀音殿、大雄寶殿、觀涌堂、藏經樓等百余間,特別是大雄寶殿雄視千頃碧波,壯觀嵯峨。吳中寺院無能有與殿比隆者,蔚然是一大叢林。與云巖寺、保圣寺、靈巖寺并稱‘吳中四大禪剎’”。南宋理宗紹定二年(公元1229年),磧砂禪寺僧人清圭、清宇等人在磧砂延圣院北面建一經坊,開版雕刻《磧砂藏》。雕造自南宋中期開始,到元朝再追雕補刻才告完成。歷宋元兩朝,耗時九十三年。民國二十年于陜西之開元、臥龍兩寺發現木藏《磧砂藏》,尚存十分之八。其后,山西太原之崇善寺大殿亦發現此全藏。蘇州靈巖山寺在經歷了六、七百年的歷史滄桑后,至今仍保存著宋刻原版《磧砂藏》四卷,堪稱稀世珍寶,現定為國家級文物。
2006年,磧砂村人勸募集資重建,新建寺院占地面積1000平方米,建筑面積450平方米,大殿300平方米。供奉三世如來,暨文殊、普賢、觀音、地藏四大士,寮房數間,由中國佛學院靈巖山分院的禮敬法師來寺主持寺務。
0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