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方炮臺遺址

四方炮臺遺址

  四方炮臺原名永康炮臺,在廣州城北越秀山蟠龍崗頂。順治十年(1653年)建,是-戰爭的重要遺跡之一。

  因炮臺呈四方形,故俗稱“四方炮臺”。炮臺長寬約48、高7米。分外臺和子臺,設有大小炮22門,其中外臺配炮13門,臺中的子臺配炮9門,是廣州城防的更要據點。-戰爭爆發后,因清政府-無能,炮臺被英國侵略軍占據,并在此設英軍司令部。廣州北郊三元里等鄉民同仇敵愾,揮戈御侮,于1841年5月30日引四方炮臺之敵至牛欄崗以圍殲,翌日數萬群眾復包圍四方飽包,準備全殲敵人。由于廣州知府余保純等投降派因侵略者的請求而向武裝群眾施加壓力,英軍才得以解圍,逃離四方炮臺并退出廣州。四方炮臺收復后,即進行了修復。第二次-戰爭時期,這臺又遭破壞,現僅存炮臺地基。1959年在炮臺基下發掘出大炮1門,這門大炮現陳列在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正門。1999年,該遺址被定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四方炮臺遺址歸類越秀區旅游景點欄目,歡迎查閱更多越秀區旅游景點。四方炮臺遺址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創者所有!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證,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果對您的版權或者利益造成損害,請提供相應的資質證明發送到brilliant0210@qq.com,我們將于3個工作日內予以刪除。
教師網絡遠程培訓代學習+微信: jshbs2016
 
掃碼 支付寶掃紅包 掃到大紅包

掃一掃得紅包第二范文網